被“焦虑症”缠上的老年人
来源:济南市心理咨询医院 点击:55日期:2022-09-15 11:14
"老年焦虑症"本身而言是比较容易治疗的精神心理疾病,但由于识别率低,很多老年人意识不到是自己心理出现问题,耽误了治疗的佳时机,往往导致病情加重。
一、老年焦虑症的表现
1、出现较重的恐慌、紧张情绪
经常感到好像要有很坏的事情发生,缺乏安全感、坐卧不宁、心烦意乱。严重的时候,老人会有恐惧情绪,在他人看来只是很微小的刺激,老人却反应很大,甚至出现惊恐反应。
2、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心情绪
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。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、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。
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担心情绪很难通过自我调节缓解,还会由于过分紧张担心而影响到了日常生活,使其出现一些看起来较难理解的行为,比如由于担心出门遇到坏人、甚至限制自己家人出门。
3、出现躯体症状
焦虑症不仅表现在精神上,也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,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。运动性不安可表现搓手顿足、不能静坐,不停地来回走动,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。肌肉紧张表现为主观上的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。
4、急性焦虑、惊恐发作
急性发作时,除了惊恐害怕外,老人还会感觉喘不上来气,胸闷、窒息、心跳剧烈、手脚发麻、有"不行了"或者"要发疯"、"要晕倒"的感觉,常以心内科疾病发作去急诊。
二、如何改善焦虑症状
1、保持良好心态
常保持心态稳定,知足常乐,不要大喜大悲。应客观意识到岁月不饶人,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,定期体检,认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对于出现各种变化做到愉快接受,认真过好每。
2、正视负面情绪,及时疏导
要能够了解自身心理变化,当出现焦虑时,要正视它,而不是掩饰它的存在。学会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克服消极的不良情绪,改善心理状况。
3、转移注意力
当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时,心理上产生的新体验有助于消除焦虑。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、作息时间,根据自己的兴趣、爱好、身体状况选择性地进行活动,例如慢跑、太极拳、下棋等。读书、看报,不断的学习也可以避免老年心理上的空虚,促进良好的心理建设。
4、接触社会
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,通过不同方式与自然、社会、人融合接触,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,发展广泛兴趣,积极参加集体性活动,结交更多朋友,积极沟通交流,可以减少焦虑的发生,更好的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。
5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
当自身通过积极的调动主观能动性,但仍然无法缓解焦虑状况时,应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,适当的时候遵循医嘱接受治疗。